网站首页 > 行业人物> 文章内容

历史人物雕像何以酿成美国南部的激烈冲突

※发布时间:2018-3-24 2:39:48   ※发布作者:habao   ※出自何处: 

  8月12日,美国弗吉尼亚州夏洛茨维尔发生事件,白人至上主义者在大规模期间与者发生冲突,弗吉尼亚州州长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目前已造成至少3人死亡,多人受伤。这次流血事件不仅美国,也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

  关于这场冲突事件的起因,和学界已经有很多解读,大多把原因指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美国推行的新主义经济模式让本国普通白人劳工逐步边缘化。自动化、全球化和服务业的增长不但改变了美国的经济结构,造成蓝领工作岗位不断外流,也使地区发展开始失衡,科技与金融的繁荣促进了美国沿海城市的繁荣,而南部和部则未从中受益。很多学者认为,白人至上主义的抬头和经济民粹主义的发酵与此不无关系。

  然而,除了经济方面的解释,美国这场冲突本身还和象征物息息相关。事件的导火索是夏洛茨维尔市议会投票决定拆除位于该市的一座充满争议的雕像———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邦联军统帅罗伯特·李的雕像。而且近几年来,有关邦联将士雕像或的争执爆发得越来越多,而在夏洛茨维尔流血冲突爆发后,美国社会内部的对立并未得到缓解,更多的邦联人物雕像被加速移除,引发了美国的争议和讨论。因此,此次流血冲突可以被视为有关邦联雕像存废的“身份战争”中的极端一幕,这场战争早已开始,至今也没有结束的迹象。

  为什么这些19世纪内战人物的雕像会成为美国分歧的焦点?从根本上来说,这是雕像本身携带的特性所决定的,根据艺术史家里格尔和巫鸿的定义,这些和回忆、延续以及、种族或教义务有关。一座有功能的,不管它的形状和质地如何,总要承存记忆、构造历史的功能,总力图使某个人物、某个事件或某种制度不朽,总要成为巩固某种社会关系或某个共同体的纽带,总要成为界定某个活动或礼制行为的中心,总要实现生者与死者的沟通,或是现在和未来的联系。

  19世纪的美国内战是一场国家统一,同时解放黑奴的战争。美国虽然在战场上彻底击败了南部邦联,但并没有立即着手进行平权,给予黑人等少数族裔平等待遇。与此相反,美国在上稳定局势后,为了安抚南方白人,避免更大的动荡,基本延续了南方各州的种族隔离制度,长达百年之久。南方的失利加上种族主义思想并未彻底清算,让美国南方部分白人把内战时期的南方军人视为“悲情英雄”,更极端者将其视为张扬白人优越主义和反击黑人运动的象征。今天美国南方大多数邦联将士的雕像不是19世纪的产物,而是20世纪20年代和60年代竖立的,正好对应着“内战一代”去世和黑人运动的兴起,成为美国部分南部白人怀念旧时代的情感符号。因此,邦联将士雕像去留问题实际上是美国内战遗留至今尚未彻底解决的种族平等问题,也是南部部分白人和美国主流社会对美国历史和自身身份认知分歧之所在。原本双方中间还有互不的模糊空间,尚可共处,然而近年来,一方面以黑人为代表的美国少数族裔意识逐渐,不断发动,另一方面,2016年美国过程中所引发的有关身份的辩论也让部分白人的种族主义意识被激发,在双方立场都更加强硬的现实下,冲突在所难免。

  那么将这些雕像统统移走就能解决问题了吗?笔者以为,这个解决方式也过于简单化了。众所周知,美国开国家大多是来自南部的大奴隶主,如果以是否支持奴隶制度为准绳,那么、杰斐逊的雕像也应该被清除,美国很多历史象征物会在公共空间消失。另一方面,认为简单移走这些雕像就会让后人逐渐忘记这段历史,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因此,美国想要永久解决类似冲突,还需要从立法、教育、公共展览等方面入手,这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者系旅者)

  

关键词:人物雕像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